BOB半岛学校1958年建校,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占地100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其中教授55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27人,双师素质教师4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3人,青年杰出人才5人。
学校诞生于国防、成长于国防、服务于国防。在66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积极践行“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
学校设有十个二级学院,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等11大类57个专业。学校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5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国家示范(骨干)重点建设专业4个、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优秀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9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
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499个,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2个,装备制造等军工特色实训基地12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95个;建有个“校中厂”、13个校企合作工作站BOB半岛、4个技术研究所、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起了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依托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与全国600多家军工和大中型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学校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近30%毕业生在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就业BOB半岛,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以第一顺位获选中青报“2021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星级示范校”荣誉称号。
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赓续红色军工文化,积极践行“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军工特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教授55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27人,双师素质教师4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3人,青年杰出人才5人、劳动模范3人,教学名师11人,省技术状元4名、技术能手27名。两位教师在“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机器人智能服务)”赛项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学校持续深化绩效考核评价改革,强化团队建设,获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批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5个。
学校与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50余所院校开展了深度合作,并选派380余名师生赴海外访学研修。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以“校校企”模式在泰国大学建立海外“经世学堂”,共育国际高端人才,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开发6项国家职业标准获得两国教育部门认证推广,服务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迈向国际化;建设“中文+职业教育”线上学习平台,为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留学生开展了多批次的国际汉语和技术技能培训,成功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工业机器人” “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等,开发出版了10余部双语教材BOB半岛,推广反馈效果良好,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学校立项“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14项;立项省级教改项目14项;9个国家级、省级教学资源库通过验收;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门;建成国家级在线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31项。获省思政“大练兵”教学标兵3人,教学骨干和能手5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示范校”。获批“1+x”试点30个,涵盖34个试点等级。现有实验实训室191个,国家级示范虚拟仿线个。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8项,其中金奖1项,银奖1项;省赛139项,其中金奖34项,银奖62项。2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学校获批首批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近年来,在各类重点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154项,其中一等奖21项,在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两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近五年,发表核心论文613篇,授权国家专利761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学校连续2年获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果转化绩效评估A等;技术转移中心被评为西安市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机构。
2019年至2023年,我校2262名师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共97类354个项目的比赛,共计获奖4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68项;
2023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陕西省共参加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化学实验技术”等13个国赛赛项,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其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赛项首次荣获国赛一等奖;
2023年组织参加人社部主办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机器人智能服务赛项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取得了我省参加全国行业一类大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2023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是陕西省荣获国赛金奖的4所“双高”院校之一。截止目前我校共获“互联网+”大赛国赛奖项11项,其中: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9项。
学校承办“2020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首届人工智能训练与应用大赛”,全国57支参赛队,共计114名选手参加比赛,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陕西省教育厅等单位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日报、科技日报、陕西省政府网等30多家主流媒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我校1支代表队成功晋级国外赛区;学校荣获“突出贡献奖”和“最佳组织奖”。
学校承办2023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设计技术”等6个赛项并获得优胜单位”;承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23年机载GNC事业部首届技能大赛;承办 “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陕西赛区比赛;承办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国内赛北区选拔赛;承办2023年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工检验员、质检员、电工三个赛项。
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千万计划”会员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中文联盟“数字化教育金牌合作机构”。先后与德国、巴基斯坦、泰国等30余个国家的院校、机构、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建成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中泰“经世学堂”、中法施耐德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承办教育部“中文+职业教育”大类“汉语桥”项目等国际人文交流项目,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开发职业标准,开展教师来华能力提升项目,助力塞舌尔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学校。积极共享中国智慧、中国标准,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BOB半岛,助力中外民心相通。
学院牵头成立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与省内外百余家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合作,探索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先后与德国奔驰、巴斯夫、西门子等公司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工厂化标准的实验室,开设订单班;联合北京发那科、中兴通讯、比亚迪、科大讯飞、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建成6个现代产业学院。与腾讯云、南京五十五所,共同组建了“腾讯云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君晖航空,共建军民融合“现代无人机产学研基地暨联合创新中心”;与日本老年服务机构瑞穗会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共同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建成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人才培养中心”,教育部“中法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依托国防行业与全国600多家国防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立足陕西、辐射全国,面向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和机械、电子、信息、石化、汽车、能源、经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学校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学生在校就能选到自己满意的用人单位。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精神,坚持立足服务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立足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和高满意度就业目标。2021年聚焦职教收集整理了900多所职业院校就业总人数与500强企业就业人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 行 统 计 , 得 出 了 高 职 院 校 500强 企 业 就 业 人 数 占 比 排 行 榜 , 我 校 占 比52.05%,位居第20。在化工技术类院校中,我校排名第三。
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0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以第一顺序获评中青报“2021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星级示范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示范性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示范校”、“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创建陕西省首个兵员储备基地“预征班”,积极探索征兵工作新模式,90余名预征班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荣获陕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陕西省双拥模范单位等称号。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高校浮动学制管理办法》及学生毕业当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政策和招生专业等,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入学考试,升入省内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修满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可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我校结合双高建设任务要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就业优势等,与陕西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普通专升本层次教育,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专升本本科专业。
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韩国国立群山大学在商科、计算机与软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专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学分互认,为学生赴海外“专升本”“专本硕”等学历提升打通渠道。
学校继续教育部主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对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化考试等工作。多年来继续教育部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以服务为宗旨,为广大学员提供优质继续教育服务,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知名大学合作,开展高起专、专升本层次的人才培养。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院校颁发教育部承认的且在网上电子注册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本科毕业生符合有关规定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拥有电路设计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机械设计研究所、机电研究所4个科研实体,建有校内实验室、实训室241个,实训基地(中心)40个;与企业合作建成276个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建成13个“校企合作工作站”,与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鄠邑区农民画协会建成“民间艺术大师工作站”。与兵器204所、西安北方惠安等,校企共建“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引企入校建成4个“校中厂”;自2010年至今已有电子信息综合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工程中心、机电工程实训基地BOB半岛、软件工程实训基地、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基地等5个实训基地(中心)被评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火炸药和火工品实训基地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工专业实训基地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财政支持的重点实训基地,同时学校建成“国家级数控技术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培养基地”、“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基地”、“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分析仪器技能人才实训基地”。